第一卷 第472章 党校毕业,拜访恩师-《权势巅峰:分手后,我青云直上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郑仪谦逊地说。

    李义山笑了笑,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正式而深沉起来:

    “郑仪同志,今天叫你来,除了例行的工作谈话,也是想以个人的身份,跟你聊几句。”

    他身体微微前倾,目光变得格外锐利,仿佛能穿透人心。

    “你应该很清楚,以你现在的年龄,担任明州这样重要的地级市的市委书记,在我们现行的干部任用体系下,是具有‘破例’成分的。”

    郑仪心中一动,神情更加专注。

    他知道,真正的“正题”来了。

    “是,李部长,我明白。这完全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培养,也是徐书记和省委大胆使用年轻干部的结果。我深感责任重大,如履薄冰。”

    李义山摆了摆手。

    “信任和培养是一方面,但更重要的是,组织上看到了你的潜力和特质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似乎在斟酌词句。

    “明州,是江东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,地位特殊。前些年,经历了一些波折,现在正处在转型升级、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的地方,需要一个有魄力、有思路、敢于打破常规、又能驾驭复杂局面的年轻干部去闯一闯,去打开新局面。”

    “徐志鸿同志在省委力排众议,推荐你,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”李义山意味深长地看了郑仪一眼,“这其中,也少不了老王……就是振国同志,当年为你打下的基础和持续的关心。”

    他提到了王振国。

    郑仪立刻表态:

    “王部长和您的栽培之恩,我永远铭记在心。没有组织的培养和王部长、徐书记以及您的信任,就没有我的今天。”

    李义山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知道感恩,是好事。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份信任和期望,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。”

    他的语气变得严肃。

    “郑仪同志,组织上对你寄予厚望。希望你回到明州后,不要有思想包袱,要大胆工作,勇于创新,尽快打开局面。”

    “特别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探索符合明州实际的转型升级路径方面,要敢于先行先试,力争在‘十五五’期间,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你的机遇,更是你的责任!”

    “是!李部长!我一定牢记您的指示,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期望!”

    郑仪挺直腰板,郑重承诺。

    李义山又就班子建设、廉洁自律等方面,对郑仪嘱咐了几句。

    谈话持续了约半个小时。

    结束时,李义山亲自将郑仪送到办公室门口,用力握了握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郑仪同志,好好干。老王……还有我们,都等着看你的成绩!”

    “请李部长放心!我一定全力以赴!”

    离开组织部门,坐进车里,郑仪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

    但他并没有让司机立刻开往机场。

    他还有一个重要的私人行程——去拜访他的恩师,已经退休多年的王振国部长。

    车子驶入京城西郊一个环境清幽、安保严密的干休所。

    在一栋古朴雅致的小楼前停下。

    郑仪提着一盒精挑细选的茶叶和几样王振国喜欢的京味点心,熟门熟路地走了进去。

    保姆阿姨认识他,笑着将他引到书房。

    书房里,一位白发苍苍、但精神矍铄的老者,正戴着老花镜,伏案挥毫泼墨。

    正是王振国。

    “老师!”

    郑仪站在门口,恭敬地叫了一声。

    王振国闻声抬起头,看到郑仪,脸上立刻露出了慈祥而开心的笑容。

    “小郑来了!快进来快进来!”

    他放下毛笔,摘下老花镜,招呼郑仪坐下。

    “刚从中组部过来?”

    王振国似乎知道他的行程。
    第(2/3)页